“千岛落珠开胜境,万山留霞耀神州。”在九江市境内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西海,素有“最美的湖光山色”之誉。近年来,景区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努力打造具有庐山西海特色亮点的“无废景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观光体验。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还经常开展以“无废景区”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合理配置景区公共垃圾收集设施等,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集中清扫,从外到内打造整洁环境。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巫罗燕告诉记者:“景区还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电子购票服务平台,鼓励游客电子购票,减少纸质门票废弃。”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工程师李刚介绍,自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后,九江市出台了《九江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建成“无废细胞”286个,力争打造长江中下游“无废城市”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九江市还不断探索“赛事+无废”融合模式,连续两年在马拉松、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推行云端倡议、绿色出行、使用可循环物品等举措,以赛事流量提升“无废城市”“含绿量”。
在瑞昌市范镇红岗村,“无废细胞”建设给村里带来显著变化。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钟辰介绍称,红岗村探索建立了“垃圾兑换超市”“建筑垃圾(余料)回收点”和“积分制管理”运行机制,变末端清扫为源头减量,昔日人见人烦的垃圾,如今成了村民们的“宝贝”。
此外,红岗村还根据村民积分累计情况,在年底评选表彰先进,并作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荣誉评选的重要依据。据统计,全村生活垃圾减量达95%。
位于彭泽县的红光码头,是江西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近年来,红光码头以建设“美丽九江”和“美丽长江岸线”为目标打造“无废码头”,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强化码头污染物管理、完善环保设施设备、优化港区环境等方面推动码头绿色发展。
“我们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江上装卸制度,委托有清舱资质单位及时开展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转移和处置,通过船舶联运,让船舶垃圾‘下船不落地’。”九江新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陈鑫向今视频客户端记者说道。
谈起下一步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李刚透露,将加快“无废九江”数字化平台建设应用,填补小微产废单位的监管空白,连接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废信息,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
(来源:今视频客户端)
编辑:方旬瑜
责编:刘新乐
审核:熊焕唐